視頻制作:張偉國 李曲
本網訊(喻清卿)根據(jù)三峽集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安排,為傳承弘揚三峽精神,發(fā)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激勵干部職工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三峽集團黨組決定,選樹張超然、鄭守仁、楊宗立、汪志林、林毅峰、黃桂云、李光耀、張俊等9名個人和長江電力三峽電廠、三峽建設管理公司白鶴灘工程建設部等2個集體為主題教育先進典型。
今天請看第四篇《誓做一江清水守護人——記長江環(huán)保集團九江市三峽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俊》。
25年前,數(shù)以萬計的三峽建設者自五湖四海而來,用熱血和青春,在萬里長江締造了“高峽出平湖”的治水奇跡。四分之一世紀過去,如今又有一群年輕人,為了同一個夢想齊聚到這里,延續(xù)新時代的治水故事,只為一江清水浩蕩東流,擔負起護江治水新使命。長江環(huán)保集團九江市三峽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俊正是其中一員。
不忘初心,義無反顧投入“長江大保護”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長江邊,把脈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fā)展,作出“三峽集團要發(fā)揮好應有作用,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生態(tài)修復和環(huán)境保護建設”的重要指示。
殷殷囑托飽含期望與信任。如何做好長江大保護,成為三峽集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趕考路上的一張“必答試卷”。
2017年11月,三峽集團抽調優(yōu)秀干部和技術業(yè)務骨干人員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住建部領導組成長江大保護調研團隊奔赴安徽、江西等地,實地考察沿江城市水環(huán)境現(xiàn)狀。作為“先遣部隊”成員,張俊沒有想到,這次調研,將他與長江大保護從此緊緊連在了一起。
今年38歲的張俊,原是三峽集團下屬上??睖y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院”)的一名工程師,常年工作在水環(huán)境治理領域,他主持的多個重大工程規(guī)劃勘測設計項目先后獲得多個省部級獎項,專業(yè)造詣頗深。
“一開始,我以為就是去接幾個項目干干。”接到調研通知,帶著對長江大保護的最初認識,張俊從上海出發(fā),踏上了調研之路。
一個城市接著一個城市、一場會議接著一場會議,15天的行程里,長江大保護調研團隊沿江而上,走過了近3000公里路程,收獲了新鮮的第一手資料。隨著行程的推移,張俊對長江大保護工作逐漸有了深入的認識,一份由他主筆的《長江大保護九江項目建議書》也隨之成型。
調研結束,張俊萌生了留守九江的想法。坐擁20多項個人發(fā)明專利,張俊是上海院名副其實的“明星工程師”,憑借這份能力足以讓他在大都市的職場游刃有余?!拔译y道真的要放棄現(xiàn)在的一切,從頭開始?”張俊不禁一遍一遍問自己。
可當他閉上眼,腦海里猶如放電影一樣,全是調研路上的所見所聞?!伴L江生態(tài)環(huán)境面臨的嚴峻形勢,比我之前了解的還要嚴重,保護長江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緊要關頭。”他痛心地說。
總書記說長江病了,病得還不輕。親眼目睹了長江的生態(tài)問題,張俊意識到如果長江生態(tài)頹勢不徹底逆轉、長江水質環(huán)境持續(xù)惡化,影響的絕不僅僅是沿岸人民的短期陣痛,而是中華民族的長遠福祉。“長江大保護不僅是三峽集團的新事業(yè),更是國家甚至民族的大事業(yè)?!痹谒磥?,長江大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以自己所學所會盡一點綿薄之力,責無旁貸。
但轉念想到家里年幼的孩子尚需照顧,妻子的工作忙碌緊張,自己一走,生活重擔就全數(shù)壓到她瘦弱的肩膀上了,張俊覺得對不起孩子,更對不起妻子。
一天夜里,他終于鼓起勇氣:“親愛的,和你商量個事,我想申請調去九江……”話還沒說完,妻子的眼淚就涌出了眼眶。
“以你的能力,難道在上海就找不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嗎?”“孩子這么小,我也需要你,咱們一家人就在上海難道不好嗎?”妻子的詰問,讓張俊心里一陣陣發(fā)酸,他拉著妻子的手,動情地說:“等干完九江這個項目,我一定好好補償你們?!?/p>
“我要到長江大保護一線去,離開上?;蛟S會有遺憾,但不去我一定會后悔。”滿腔的熱血讓張俊堅定了內心的想法。
安撫好妻兒,張俊踏上了前往九江的征途,就任九江市三峽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告別繁華都市,從此大部分的家庭團聚都留在了手機視頻中?!爱攦鹤右院竽芎鹊礁蓛舻拈L江水,他一定能理解我的選擇?!彼f。
敢闖敢試,書生意氣拼出“九江速度”
瘦高個的張俊,說話輕聲輕語,自帶一股書卷氣,到任九江,他卻在領導面前拍了胸脯:“不干好九江項目,我絕不回上海?!?/p>
回憶當時的豪言壯語,張俊笑稱自己“兩眼一抹黑”,其實很沒底。敢發(fā)如此“毒誓”,憑借的就是自己“不怕事”的性格?!爸灰露Q心,再難的事我都敢做?!彼f。
張俊口中這件難事,難在前無古人、難在無例可循。三峽集團長期專注水電事業(yè)發(fā)展,面對長江大保護這樣一項開創(chuàng)性的事業(yè),干什么、怎么干?是擺在三峽集團面前的第一道難題。
“從治理水患到治理生態(tài),我們面臨風險挑戰(zhàn)只多不少,既然來了,我就是做好了打硬仗、打苦戰(zhàn)的準備?!睆埧≌f。
2017年底,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建議三峽集團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工作方向聚焦城鎮(zhèn)污水處理。按照中央部署和國家部委的總體安排,三峽集團黨組通過《三峽集團以城鎮(zhèn)污水處理為切入點先行先試推進方案》,不僅為張俊團隊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拉開了三峽集團舉全力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工作序幕。
隨后,三峽集團主動加強與沿江11省市對接溝通,與行業(yè)內優(yōu)勢企業(yè)簽訂共抓長江大保護合作協(xié)議,并將宜昌、九江、岳陽、蕪湖列為四個試點城市推進先行先試項目,力保實現(xiàn)中央提出的“三年見成效”目標要求。
時間緊、任務重,面對“白板一塊”的九江市場,張俊二話不說,帶著20多個人組成的前期團隊一頭扎進錯綜復雜的九江管網調查、污水溯源工作中。
從長江到湖泊,從口岸到社區(qū),他花足“笨功夫”,詳勘細查九江城鎮(zhèn)污水現(xiàn)狀。小區(qū)的生活污水怎么排放?九江現(xiàn)有污水廠運行效率如何?張俊事無巨細,一一記錄,短短幾個月內便完成項目本底調查,在三峽集團長江大保護四個先行先試城市中率先發(fā)布工作方案。
“剛來的時候他向我們請教的多,現(xiàn)在他已經成了九江水務的半個專家。”九江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市政局局長況榮發(fā)談到張俊,在記者面前豎起了大拇指。
經過多年發(fā)展,國內城鎮(zhèn)污水治理行業(yè)“小、散、亂、弱”現(xiàn)象較為明顯,市場競爭激烈。作為剛入行的“新學生”,面對地方已形成的治理格局,取得當?shù)攸h委政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推動,是快速打開工作局面的關鍵一環(huán)。
在九江,上至市政府、發(fā)展改革委,下到管委會、街道辦,張俊都“跑”了個遍,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跑十幾趟。每到一處,他都不厭其煩地宣講長江大保護的重要戰(zhàn)略意義,介紹三峽集團的優(yōu)勢能力。大家笑稱他是三峽集團的“形象代言人”?!俺鮼碚У?,我多跑一趟,大家對三峽集團的印象就會加深一分,對我們的工作就多了解一分?!睆埧〗忉尩?。
為了建立順暢的溝通機制,張俊牽頭九江項目部與政府部門之間建立例會、調度會、推進會等多項協(xié)調聯(lián)系制度,其中大部分會議都由張俊主持,最多時候一周要參加近30場會議。他就像一個不停歇的陀螺,在一個又一個會場之間,協(xié)調解決項目進程中的各項問題。
每周一雷打不動的項目調度會,在九江項目部最負“盛名”。會議從晚上7點開始,常常在次日凌晨結束,會開到一半,外賣小哥的盒飯已經送到會議室。如果顧不上吃,就只能等會議結束后扒幾口冷飯,草草了事,再不濟就泡上一桶方便面。張俊笑稱,來九江一年吃的泡面,比之前十幾年加起來都多。
全力以赴的努力,換來的是九江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和支持。九江一期項目創(chuàng)新優(yōu)化審批、決策機制,通過承諾制審批、聯(lián)審聯(lián)批和市長聯(lián)批等,有效縮短項目審批周期,大大提高了項目落地的速度。
張俊在項目現(xiàn)場指導圖紙交底
回憶起九江項目的首次“投標之戰(zhàn)”,張俊直呼緊張、刺激?!?0多個人,擠在幾張條桌上,干到凌晨是常事,通宵不睡也正常?!庇捎诔跗陧椖繄F隊大多是從三峽集團各單位抽調人員組成,干過招標,卻從未投過標?!按蠹疫厡W邊干,21天內完成了近70萬字招標文件。”張俊說。在這70余萬字中,由他主導的技術性標書就多達40萬字。
2018年7月,九江市中心城區(qū)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PPP項目率先落地,創(chuàng)造了國內同等規(guī)模PPP項目依法合規(guī)落地速度的新紀錄。接到項目落地通知,失眠近半年的張俊回到宿舍倒頭就睡著了?!肮ぷ饔辛藢嵸|性進展,懸著的心才算落地了?!彼χf。
萬事開頭難,干事創(chuàng)業(yè)最艱難的往往是從零到一、從無到有的過程。在九江,張俊及其團隊正是憑借敢闖敢試、勇于打破常規(guī)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在這片中國革命熱土上,打響了三峽集團全面參與長江大保護“第一槍”,為三峽集團首批試點城市、試點項目加快推進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擔當作為,扎根九江打造“治水名片”
從上海到九江,從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到長江大保護,張俊面臨的環(huán)境、角色迥然不同:以前,他是炙手可熱的“明星工程師”、專注一行的設計人員;如今,他從頭做起變成了“治水新兵”、統(tǒng)籌一方的技術核心。
隨著項目的開工建設,九江項目團隊組成日趨復雜,除了三峽集團內部人員,更有來自勘測、施工、監(jiān)理、產業(yè)聯(lián)盟等多個外部單位的“戰(zhàn)友”,是名副其實的“混編部隊”。如何統(tǒng)籌各方力量,兼顧利益,讓大家齊心協(xié)力奔著一個目標努力,考驗著指揮官的能力和智慧。
“要讓大家信服三峽的治水能力,必須在專業(yè)上值得信賴?!睆埧∈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九江市三峽水環(huán)境公司副總經理趙飛還記得剛與張俊見面時的情景:專業(yè)書籍擺滿了桌面,甚至桌子下面都堆滿了成箱的書。為了補足知識短板,張俊抓緊一切機會為自己“補課”。在九江項目部,張俊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他每天多次往返項目現(xiàn)場實地了解工程細節(jié),向行業(yè)專家請教最新技術動態(tài),通過與項目各方的日常討論驗證方案的可行性……正是憑著這股子鉆勁,張俊在九江項目上,贏得了政府和參建單位的信任?!八麑夹g的把握非常準確,對項目建設的各種參數(shù)、標準了然于胸,比我們還內行?!狈继m項目施工方中鐵四局的現(xiàn)場經理李俊這樣評價。
作為地方政府的乙方、參建單位的甲方,張俊既要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也要遵循工程建設的客觀規(guī)律,每天需要協(xié)調解決的問題總是一個接著一個。
在九江市三峽水環(huán)境公司,一天的采訪,記者能和張俊說上話的時間并不多,他總有接不完的電話、處理不完的文件。“多的時候一天有上百個電話。”一個電話結束,喝口清茶潤潤嗓子,下一個電話接起來,張俊還是溫文爾雅的南方語調,耐心地為對方答疑解惑。
張俊在項目現(xiàn)場留影
在九江項目部,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問題,找張俊”。在況榮發(fā)看來,張俊就是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的一部“九江全書”——沒有他不知道的事?!八麑椖空w把控非常到位,并且能站在政府的甲方角度統(tǒng)籌問題,我們非常信任他。”況榮發(fā)說。
“他從不推諉,遇到問題,總是在權責范圍內全力推動。”在項目現(xiàn)場中建五局執(zhí)行經理李龍山的印象中,工程中遇到的難題,短則一天,長則一周,張俊必能解決。
利用PPP模式開展水環(huán)境治理是三峽集團一項全新業(yè)務,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項目,無經驗可遵循,各類文件材料非常繁雜,處理難度也異乎尋常。一期項目順利開工后,對前期工作的盤點,讓張俊驚得直吸冷氣。“一天就能簽十幾份文件,白紙黑字,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堅持下來的?!睆埧⌒χ袊@道。得益于張俊等同志的嚴格把關,工程建設順利有序、高質高效?!斑@也說明我們的前期工作扎實,方案科學合理,經得起檢驗。”他一臉自豪地表示。
芳蘭、長江排口、白水湖、賽城湖、兩河……九江長江大保護項目一個接一個開工。據(jù)悉,在一期項目快速推進的同時,二期項目也于近期完成了政府立項?!叭绻茉诰沤蛟斐鲆粡埲龒{集團的治水名片,再累再苦也值得。”他說。
任重道遠,青春無悔守護“一江清水”
自碩士畢業(yè)進入上海院工作以來,11年間,張俊從環(huán)境影響類咨詢項目做起,逐步涉足海綿城市建設研究,對于城市和水的思考也在不斷深入。
2017年夏天,張俊帶家人去新加坡度假,專程參觀了城市河流建設的典范——碧山宏茂橋公園,其展示的全新城市水文景觀處理方式,讓他深受觸動。
隨著社會發(fā)展,快速膨脹的城市逐漸與自然割裂對立,從而導致了一系列城市難題。城市應該如何讓人民生活更美好?張俊帶著心中的疑問,正在九江尋找答案。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卑拙右住杜眯小防锏臐£柦褪情L江九江段。如今,行走在長江九江江畔,早已不見昔日風韻,水中的腥臭時常隨風而來,讓人蹙眉。
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性工程。表面看,問題在水里,實際根源在岸上?!罢_的思想才能引領正確的行動?!痹趶埧】磥?,要治理好水環(huán)境,做好頂層設計尤為重要。
扎根九江以來,三峽集團牽頭各有關方面,給出了新時代三峽治水方案。“方案運用了‘一盤棋’的思維,徹底改變了過去碎片化的治理方式。”張俊說。為了讓三峽集團“一城一策”的治水愿景落地生根,他花費了近一年時間組織開展《九江市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規(guī)劃》編制,作為九江治水的綱領性文件,其中無處不凝結著張俊對水和城市、城市與人的認識與思考。
在九江兩河(十里河、濂溪河)岸邊,一片繁忙的施工情景正在展開,待項目建成,這里將一改黑臭水體現(xiàn)狀,變?yōu)槿怂畠上嘁说闹腔凵鷳B(tài)綠地。這不僅是三峽集團長江大保護九江一期項目中投資最多、工期最長、工程量最大的項目,也是目前國內治水理念最先進的項目之一。
張俊獲得三峽集團2018年度“杰出員工”榮譽 攝影:邱軍
源源不斷的清水自地下污水處理廠流出,地面河流縱橫、草長鶯飛,悠閑的人們湖面泛舟、閑庭信步,盡享生活之美……張俊正努力將頭腦中生機盎然、人水和諧的綠色畫卷變成現(xiàn)實。據(jù)悉,兩河生態(tài)綜合體所在位置,原是納入政府棚改計劃的區(qū)域,在三峽治水理念的引導下,政府將此處土地屬性由“居住用地”改為“市政用地”,最終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2019年4月24日,江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赴九江調研三峽集團水環(huán)境治理項目。在劉奇聽完項目整體概況介紹準備離開現(xiàn)場時,張俊擇機上前說道:“書記,耽誤您幾分鐘,我想再跟您匯報一下兩河項目?!甭犕晁麑珊由鷳B(tài)綜合體的介紹,劉奇頻頻點頭:“三峽集團這個項目做的很好,老區(qū)人民感謝你們?!?/p>
在九江三峽水環(huán)境公司,3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比達一半以上,大家懷揣對長江大保護事業(yè)的一腔熱忱,自三峽集團各個崗位聚集于此。談到對未來工作規(guī)劃,張俊希望通過九江項目的歷練,培養(yǎng)出一支專業(yè)、高效的年輕治水隊伍,形成一批涵蓋技術、模式、標準、規(guī)范等在內的專利成果,從而在水環(huán)境領域形成三峽的核心競爭力。
從某種意義來說,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治水史。從“建設三峽、開發(fā)長江”到如今“管理三峽、保護長江”、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fā)揮骨干主力作用,三峽人始終踐行人與水和諧相生之道,以張俊為代表的年輕的三峽治水人們正努力從青山綠水中尋求經濟發(fā)展的新動力。
“社會在發(fā)展,長江大保護永遠在路上,作為探路者,我們任重道遠?!睆埧≌f。
本文配圖除署名外均為資料圖片
發(fā)布日期:2019年08月08日